查看原文
其他

这3种有毒的思维习惯,很多人都有,出现一个就要警惕了!

米元 读者 2023-07-16

/米元


稻盛和夫曾提出过一项人生公式:人生的结果=思维方式×热情×能力。


在这项公式中,能力和热情都是从0到100打分,而思维方式则是从负100到正100打分。


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,主要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。


诚然在生活中,事情会出漏洞,期待难免落空,失望更是时有发生。


但是否囿于烦恼、止步不前,则要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与习惯。


人人都希望创造出积极人生,与喜乐相伴。


所以才要在复杂世界中做好自我修养,修正思维习惯,一步步生发出澎湃的生命力量,活出无限精彩。



错因情绪生怨气

身边总有那么一类人,让你忍不住想要远离。


他们总将鸡毛蒜皮当作头等大事,外界些许的风吹草动,就能在他们心中引起翻江倒海。


习惯性带着情绪做事,再将烦恼填满自己。


同事莹莹对工作认真负责,但每一任领导都会评价她说“状态不稳定”。


一次周末,我们相约逛街。


正逛得开心,莹莹却突然收到领导信息。


要求她在第二天中午12点之前,整理出一份紧急报表。


看到信息的一刻起,莹莹就显得非常急躁,匆匆对我说“你先去逛”。


然后立刻埋下头抱着手机,开始向相关同事索要数据。


等我逛了一大圈回来,发现她依旧牢牢盯着手机屏幕,只是眉头拧得更紧。


原来,由于周末的缘故,同事回复信息不太及时,而莹莹又不想大老远再跑回公司拷贝数据。


所以一时间工作难以推进,卡在了原地。


来源:全景视觉


此时的莹莹心态已经爆炸,一见到我,便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:


从同事不回信息,到周末休息时间被占用,再到工作总是加班,越引申越多,越痛诉越愤怒,最后眼眶竟气红了。


自然,后面我们也无心再逛下去,等莹莹情绪平稳后,分别回了家。


实际上,那份表格的整理工作并没有想象中费劲,数据给到位的情况下,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。


莹莹的愤怒与痛苦,更多还是来自于对时间节点以及事情结果的无法掌控。


但由于没有做好正确的情绪归因,不仅泡汤了整个周末的好心情,还让自己对工作多了无数怨气。


心理咨询师杨凤池老师说:“情绪背后,往往都指向一个最深的恐惧。

情绪没有好坏之分,每一种情绪的到来,都是为了提醒你还有课题没有解决。


盲目将脏水泼向事情本身、一吐为快,固然容易;


但若不愿直面内心的恐惧,相似的困扰还会频频发生,直到你不再逃避。


那些情绪稳定的人,不是对情绪的处理能力有多强,而是对情绪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看得足够清晰。


既不无端质疑外面的世界,也不轻易推卸内在的责任。


温柔接纳自己的情绪,勇敢直面情绪背后的课题,是一个人的智慧,更是一种格局。

错把越界当关心


著名学者哈耶克在《通往奴役之路》一书中说:


“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,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正确。”


在人与人贴面相处的时代,许多烦恼都是来自于没有被妥善处理好的人际关系。


再好的关系,一旦失了边界,丢了分寸,相处就会变了味道。


曾在《高质量社交》书中看过一个故事:


小张是一名职场小白,在公司中从事文秘工作。


进公司不久,小张便遇到了一位“热心”老大哥——老李:


看到小张为客户倒茶,老李会嘱咐她双手奉杯,以示对他人尊重;


每周五会热心提醒她,记得整理下一周日程安排;


还真诚分享经验说,领导呼叫时一定要随叫随到......


小张非常感激前辈事无巨细的指导,和老李的关系日渐密切。


但渐渐的,小张却发现老李对她的关心,似乎过了度。


比如老李会突然让她停下手头工作,按照自己的方法重新处理;


会议中经常直接打断小张发言,强行帮助补充观点。


并且,当小张感到困扰,想要跟老李进行沟通时,却被老李以“我这都是为你好,你是新人,不太懂”为由打发了。


来源:全景视觉


之后,老李依然我行我素,对小张的工作指手画脚。


小张每天既要应付繁杂的工作,又要委屈内心,不情愿地按照别人的指导做事。


长此以往,情绪压抑到几近把自己压垮,状态总是非常低迷。


直到老板不满地对她说:“我需要的是一名干劲十足的秘书,如果你达不到我的要求,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秘书。”


曾看到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任何关系不对劲,该做的不是进一步,而是退一步。”


我们常常委屈内心的感受去成全别人的“好意”,然后又浪费自己的精力去疗愈内心的委屈。


但实际上,有些事,越纠结,越消耗心绪;有些人,越退让,越得寸进尺。


所以,要学会尊重内心的感受,一旦感觉不对劲,立刻保持安全距离,留一片清凉给自己。


也要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,不带评判去沟通,因为这不是拒绝,而是为了保留彼此的体面。


请记住,想要拿到关系的解药,永远无法寄希望于旁人,终究还是要靠自己。



错用结果定价值


心理学中,有一个“树思维”的人生概念。


是指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。


你所做的所有事、体验的所有经历、做出的所有选择,都是为了让自己枝繁叶茂地成长,开花与结果只是最终的体现。


生活中也是如此,成长为先,结果为后。


颠倒因果,只会筋疲力尽,既过不好现在,也把握不住未来,到头来一无所获。


前段时间,综艺《跃上高阶职场》疯狂出圈。


来自广告行业的精英们,要通过一系列职业挑战,获得头部公司的高阶职位。


在其中一场挑战赛中,候选人被安排分组完成影片拍摄。


其中,思凡组成员整体实力较为强劲,组长思凡的专业能力更是有口皆碑。


可出乎意料的是,这支队伍的合作之旅却并不顺利。


来源:全景视觉


一方面,思凡对结果的呈现有自己的设想,所以她牢牢掌控过程,不允许任何细节行差踏错。

相应在另一方面,她也根本听不进去其他成员的意见,哪怕主意出彩,她还是担心出了岔子,影响成绩。


结果就是她将工作全部揽在自己身上,重压之下情绪频频失控;


团队其他成员则感觉自己不被重视,愈发不愿配合。


相比之下,另一组组长八月,却更在意团队之间的协作以及过程中的体验。


她鼓励组员们大胆尝试,并报以百分百的信任与授权。


为了提升组员参与感,她甚至打破赛制限制,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结果展示中来。


八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只要你在过程中开心了,结果不会差,当然也没那么重要。”


在这场比赛的最后,八月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发挥出了最大价值,超出评委预期完成任务,大获全胜。


而思凡组则成果反响平平,思凡更是连组长职位也受到罢免。


真正拉开人与人距离的,往往不是智商与情商,而是遇事时能否摆脱思维的局限,用成长的眼光看待事情本身。


来源:全景视觉


正如《瞬息全宇宙》中的一句台词所说:


“‘正确’是一个由害怕它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小盒子。”


人生路上,只沿着最标准的那条路走,将是自我桎梏的开始。


学会摒弃“结果导向”的思维,敢于随心而动,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捷径。


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


不畏惧失败,才能不被牵绊;担得起结果,才能无憾前行。




若你总是感觉心烦意乱,找不到原因,又看不到出路,不妨细细审视自己的思维习惯。


一个人的思考方式,将决定了他能拥有怎样的生活。


就像《胡思乱想消除指南》一书中所说:


“最快乐的人,是那些有着最灵活变通态度的人。”


要想让生活焕发生机,就要尝试突破局限,打开视角,激活思路。


唯有保持内在成长,不断迭代自己的思维模式,持续升级惯用的认知体系,生活才会过得酣畅淋漓。

点个“在看”,愿你摒弃不良的思维习惯,无忧无惧,常与喜乐相伴。

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


女子拍婚纱照发朋友圈被同事教育,我顿悟了人性中最隐秘的恶

那个靠奶奶捡破烂上大学的男明星,活该上热搜

蹭热度全网第一,活该她次次赚这快钱

5年前,那个扬言“高考太简单,耽误我打工”的狂妄少年,如今怎么样了?

撒贝宁一句话戳中心窝子,那个最没本事的人,才是一个家的顶梁柱


作者:米元。责任编辑:芝逸。值班编辑:芝逸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